滇南龍武山城風雲

作者/李嘉靖

兩個世界

雲南省會──昆明,在抗戰末期,肩負了極為重要的使命,使得它萌放了廿世紀科學的、工業的、文化藝術的花果,同時打開了越南、緬甸、印度的陸、空門戶,不唯因地理因素促成它繁榮、進步,邁向現代化的途徑,同時也反映出雲南同胞忠黨愛國,埋頭生產,以及耿直強悍的民族性格。然而,僅在滇南百里之外的龍武山城,仍躺在十八世紀的溫床中,尚未脫離人類原始習性的生活,果真令人難以置信。我邂逅了這座山城,誠如太空人踏上月球地面,感受著兩個世界不同空間的異趣,更為饒人所思。

千里尋父

人人都愛父親、我是人,我也愛我的父親,這是不必爭論的事實;而我失去父愛,則非人人與我相同,在孩提時代,他僅攜去七個鎳幣的財富,出走了家──。

當我已能聽得懂大人們的話題時,才知道家父已酷愛龍武山城,久戀不返,同時,在那裡聚室安身,經營商業,視作第二故鄉,生長在相距千里以外的鶴慶故鄉底我,承家母命,迢迢尋父──這就是我邂逅這座山城的起緣。

那是這個山城每隔五天一次的集日,也是我大病初愈剛由玉溪從昏迷狀態下,躺在滑竿上抵達山城的第二天,家父慫恿著我從後房到前房店舖裡看看街景,家母也前來扶住我移椅坐定,(此時家父才介紹她是繼母,教我稱呼她一聲娘)由於我家舖子座南朝北,位於龍武城T字形街的T字口,沿直線朝前(北)看、縱望街河百物陳雜,橫觀市面攤貨錯綜,南來北往熙熙攘攘,穿流著形形色色的人;有趕集商、魚販,有賣油郎、樵夫,有趕牲口的、挑雞鴨的……使人目不暇接,最顯眼的莫過男人們十之八九都負著實槍實彈、像打獵的、也像游擊隊員、說是土匪流寇、舉止又落落大方;女人都是花髻飾巾,耳環叮噹、衣無領、卻繡有彩圖、胸前衣扣是用銀元啣接的,密緊連結,好像掛了一大串元寶。招搖過市,格外令人生奇(這些花苗族同胞,散佈在城外遠近山寨)突然間,眼前一亮,約有五六個漢子,有荷長槍的、有掛十響盒子砲的、一擁進我家舖門,領頭的用苗語么喝著:「喀噠哥喂!」嚇死人了!當時,我不知是惡意善意,便向家父打探了一眼,意思是說:我怕一羣莽漢,彷彿在病榻之中幻夢鬼魔加害的情景,家父不解我意,反而讓座禮遇他們、取水煙筒、倒茶、其中一人從腰袋裡倒出一堆白花花的銀元,連個數兒也不點,要家父接收,真是豪邁極了!

也許,我不明白這裡的特殊社會;每家必有一枝槍桿(也有一枝以上的)憑藉它作為保障身家性命或交通安全的護身符。因為當地作鄉長的,或其部下,明裡作保路、保商、保民的工作,暗裡開黑店、作路賊、盜商、搶民的事,家父財運亨通,雖遭了數劫,幾乎丟了老命,祇在懂得這個竅門。

剿煙戰術

自鴉片戰爭英國人打開了我國東南門戶,禁煙政令,已經半個世紀,但在龍武這山城邊寨,直到卅四年仍就黑貨暢通,地下交易,於今尤烈,一貨交手、白花花的大洋滾滾而來,對樸實山村影響殊甚。曾任少校營長作縣長的劉雨蒼先生,為推行政令,指派自衛中隊、保安中隊、及百姓組合「聯軍」荷槍攜刀、提鋤掛鐮、前往煙苗區剷苗因縣長頗諳戰術、設下詭計、煙苗區的苗人(苗族人)不知實情,召集了數百人,各村各族攜槍備彈,在剿煙聯軍到達前五天聞風聚集,殺豬宰羊、深藏在林壑之中,誠如孫子說;「伏而擊之、利而攻之」,頗有「護煙」不惜一戰之勢,但縣太爺也並非等閑之輩,早獲情報,雖明目張膽開拔了「聯軍」長征,唯抵達煙苗區,兜了一個圈子,派了一兩人拔了幾株煙苗,便搬師回營,苗族兵馬以為「聯軍」寡不敵眾、放棄意圖,到了第二天、豬羊糧食也吃光了,便一哄而散、就在解散直後,聯軍捲土重來,一舉剷平了煙苗,當時,還抓回來苗族抵抗聯軍的一個探子,算是凱歸的戰犯。

人頭亮相

這個放哨的苗人,算是盡忠苗族了!縣太爺為了殺一儆百,砍下他的腦袋,命人懸掛城門外示眾,遺憾的卻得反效果。當人頭故事傳到苗區,某個拂曉,近千苗人武裝突擊縣政府,一時,槍聲四起,城裡城外,家家關窗閉戶縣府官員也一籌莫展,暫時關閉了衙門,靜候變局發展,後來,紮在西門外的自衛隊開始出擊,雙方火拼,打得裡裡外外雞飛狗跳牆。我當時深怕流彈往眼晴裡穿,不敢出門打探,但好奇的驅使,便摸到郵政代辦所的樓上(我家就在樓下)向窗外伺看,正如空城計裡孔明的唱詞:「正在城頭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的感觸,可惜司馬懿的軍隊已竄進城門──。這也證明縣長僅懂得軍事戰,而忽視了政治戰的運用啊!


:從前顧總司令為大義對賊,不要性命,本是想報效國家,做一件一福國利用的大事。我們南方革命,大家知道犧牲了多少性命,流了多少鮮血,這是為什麼,無非是想革命成功,造出一個安樂的國家,讓人民可以享幸福。抱這種宗旨去奮鬥的軍隊,才是仁義之師。滇軍這次至廣東來,繼續顧總司令的志氣,為革命奮鬥,費了很大的犧牲莫是仁義之師,所做的大事,可算是一半成功。如果再去北伐,以復江西,統一中國,便是要做的大事,完全成功。

──國父革命成功始得享國民幸福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01期;民國60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