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護國討袁時期的「號外」報紙

作者/萬揆一 

逐日發行的報紙,第一天出版者稱「創刊號」。此後,即由第二號開始,按日循序編號。如遇重大新聞,常臨時編發「號外」,讓讀者提前得知,先睹為快。

雲南號外報紙始于何時,因早年日報殘缺不全,已經無從查考。近年因探索本省日報發展的軌跡,曾留意搜尋這方面的資料。而查到的早年第一份「號外」,即護國討袁時期所出。

一九一六年三月三日,雲南軍都督府的機關報「義聲報」,晚間趕印出一份「號外」,隨同次日的報紙,附發給讀者。

由於臨時編印,用的是早年的「貢川紙」,也並非報紙形式,現根據原件,轉抄於下:

『義聲報』緊急號外

義軍捷音

我軍已佔領獅子巖(松坎來電)

滇唐都督、黔劉都督、行營蔡軍總司令、晃州王司令鈞鑒:江津逆軍,二十四號由龍台寺攻我左側,昨日被我軍擊退。該逆扼守獅子巖要隘,頑強抵扼。頃得熊團長報告,我軍已攻下獅子巖,擒俘虜槍枝甚多。詳情續報,謹此電達。戡、獻,二十三印。

我軍又勝逆軍(松坎來電)

滇唐都督、黔劉都督、行營蔡軍總司令、見州王司令鑒:道軍由江津出三角塘,有步一團、砲六尊、機關槍二挺。於二十四號向龍台寺,高廟進攻我左路,意在恢複東隘,抄我後路。當由熊、華兩團,各派一營夾擊,激戰一畫夜,現據熊報,道被擊敗,我軍向三角塘方面追擊,特聞。戡、獻、宥一印。

靖縣復為我軍佔領(晃州來電)

滇唐都督、黔劉都瞥、永寧蔡軍總司令、松坎戴總司令鈞鑒:頃接我軍游擊隊統帶王華裔自靖縣報告,該隊聯絡湘軍,於十二號進攻靖縣。逆軍兩營,抗戰一夜,天明時倉惶奔逃。我軍追擊,連佔通道、綏寧講城。逆退守天堂要隘,復塵戰一晝夜,棄械饋入武崗一帶。現正撫慼軍民,詳情續報。華叩徑印。

★  ★

前兩則戰訊,乃川東南戰場上,滇黔護國軍右翼總司令戴戡、雲南都督府派往四川時參議殷承獻,從設於黔東和四川接壤的松坎總部拍給雲南都督唐繼堯、貴州都督劉顯世、護國第一軍總司令蔡鍔、東路司令王文華的報捷電。後一份為王文華自湘西晃州拍給唐、蔡、戴的電報,反映出一九一六年二月中下旬護國戰爭的局部動態。

有關戰情,在庾恩暘著』雲南首義擁護共和始末記』中有著記載。該書第五章「首義後之情形,護國軍四川方面之軍情」記述,二月二十四日,「敵軍千餘由龍台寺襲擊我軍後路,黔軍一、連被圍,華團一、二兩連突至,向敵猛擊,敵軍死傷二百餘人,解圍而去。二十五日,敵軍據守龍台寺、獅子山(按即獅子巖)等處,我軍四面圍攻…,敵軍乘夜潛逃」;又,同書「護國軍黔湘方面之軍情」載:「我軍遊擊隊統帶王華裔,亦聯絡湖南步兵統帶周則範,於十二日進攻請縣。敵軍兩營抗戰一夜,天明時倉惶奔逃,我軍乘勢追擊,連佔通道、綏寧講城。敵退守三天堂要隘,復鏖戰一晝夜,(敵)棄械潰入武崗一帶。」

松坎來電中所指的熊、華兩團,指黔軍熊其勳團,由戴戡率領;華封歌團(支隊),隸屬護三軍,由殷承獻帶領入川,協同黔軍作戰。

★  ★

在全省人民支持下,雲南出軍討袁,護國軍的每一個捷報,都能產生激勵士氣、堅定必勝信心的作用。作為都督府主辦的「義聲報」,有責任把收到的勝利消息,儘快告知各界人士。不過,三月三日(星期五)乘夜趕印「號外」,也有著個客觀原因。

報館看到都督府轉發的上述電訊,已是當天晚間。「義舉報」沒有自辦印刷,而是委託官印局代印。次日報紙業已在開印。限於當年條件,不可能把新收到的重要消息補入。假如把三份報捷電再延一天發稿,而五日適逢星期天,報紙在節假日例不出報。這樣戰勝消息要到六日始能見報。因此,報館總編輯惠我春決定採用簡便快速的石印,趕印「號外」,隨三月四日的報紙發出。

「義聲報」的這份「緊急號外」讓後人獲知,當年的電報非常遲緩。兩份松坎來電,分別發於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六(宥)日,九天或六天才到達昆明。晃州來電二十五日(徑)發出,歷時七天到滇。遲緩如此,可知早年電訊之落後。另外,早年報館編印「號外」,隨報附送,屬無償性質。不像抗戰時期,定價發售。

★  ★

一九一六年四月中旬,「義聲報」還發過另一份「緊急號外」,仍由「貢川紙」石印,篇幅更小,未編標題,內容如下:

義聲日報緊急號外

上海法文阿瓦士電社專電

浙江省確於四月十二日午前在杭州完全宣佈獨立,秩序異常安靜。

★  ★

護國時期的「號外」報紙,並未多見。上述兩份,彌足珍貴。文之末。特據原件覆印後翻拍,附於本文之末。

一九九五年五月,昆明。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25期;民國84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