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騰沖熱海
作者/湯世煒
今年元旦剛過,我與盧漢將軍的侄子、雲南首屆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盧國器因公去騰沖,蒙當地政府熱情接待,組織我們遊覽當地名勝「熱海」。
騰沖地處高黎貢山西面,因新生代火山噴發和絢麗多姿的地熱泉群,被人們稱為地熱博館,被列為全國三大熱區之一。這裡,不僅有眾多的火山地貌,而且地熱泉活動強度之大,溫熱泉群之多,姿態之奇在全國實屬罕見。
「熱海」距縣城西南二十公里,它包括黃瓜等、硫磺塘一帶約九平方公里,是熱泉群中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最壯觀的地區。汽車離縣城后,沿著平坦的柏油公路逶迤行駛半小時就到了。但見峽谷向遠方延伸,群峰擁翠,雲霧繚繞,峽谷中熱氣騰騰,濃烈的「臭雞蛋」味,不時撲面而來。進入峽谷,迎面一塊崖石上刻看「熱海」兩字,為李根源先生題書。我們沿山間小路而下,不多時便到了等底。箐底,河水奔騰,水氣相挾,熱氣冉冉上升。在河岸緩坡地帶的砂礫、亂石里,到處都是哧!哧!哧的氣孔和古嚕!古嚕的沸泉氣泡聲。此情此景,我們既感新奇,又多少有點毛骨悚然。在河流的一塊巨石下,一個狀如「哈蟆嘴」的噴泉,尤為奇特。一股燙水不時從哈蟆嘴的喉部噴射數米之外,並夾有哈哧、哈哧之聲。徐霞客當年曾到這裡遊覽,他寫道「兩口而張其上齶,其中下縮如喉,水與氣從中噴出,如有爐橐鼓風煽焰于下,水一沸躍,一停伏,作呼吸狀。」
我們一行沿河谷之字形小路前行,時上時下,時而又跨越河流,又到了一個景觀較為集中的地區。這裡分布著溫泉、熱泉、沸泉等,其狀也恰如其名,諸如「眼鏡泉」、「珍珠泉」、「鼓鳴泉」均名實相符,維妙維肖。「珍珠泉」,狀如雞心,東西長三米,南北寬二米,平底狀,泉水很淺,有如數千粒珍珠在冰盤中不斷地滾動。「鼓鳴泉」,宛如古戰場的擂鼓聲,不絕於耳。還有一天生的「美女池」,池長約十米,寬僅二│三米,水深五○公分至一米許。屬碳酸泉,水質清且滑潤,水溫適宜,浴后身心一爽。相傳連仙女也浴而忘返。現為兒童浴池。池不遠處人工建有成人浴泳池,池上有傣式建築的休息場,供遊人小憩。
我們順山巒,沿新修的石道,拾級而上,穿越「神境」石坊,便到了最著名的「一泓熱海」,又稱「大滾鍋」的硫磺塘。這是一個直徑約三米多的盆形沸水塘,水深一點五米,水溫達97攝氏度。塘中有三個大的噴水孔,有的噴孔噴出的水柱,高出水面三十多公分,晝夜不停地翻滾沸騰,終年如一鍋鼎沸的開水,故俗稱「大滾鍋」。小販們見遊客到來,爭相兜售雞蛋,遊人放入「滾鍋」內,三五分鐘便熟透,味道比居家煮的還香。偶見村民採青菜也放入「滾鍋」內,我問何因?他們回答,放到「滾鍋」內扎一把再煮的青菜,色翠綠,且○爛。聽當地人講,利用塘邊的冒氣孔,墊上稻草用以蒸紅薯、洋竽,熟得透也很快。還可以煮飯、燉肉。在「大滾鍋」前張文光遇難處築有一亭,紀念這位騰越起義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亭下方石壁上刻他的浮雕像和生平事蹟。張為響應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於十月廿七日在雲南騰沖首舉義旗,勢捲滇西,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可嘆遭人忌妒,誣陷密告袁世凱派人伺機暗殺,乘其到此沐浴開槍襲擊而遇害。時年僅卅二歲。今人在亭上題詩:「幾度刀兵幾度新,騰沖孕育好人民。太平莫忘艱辛史,建設家鄉遍地金。」我的思緒被帶入了本世紀的長河中,深感騰沖山川秀麗,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僅本世紀內就出過眾多的知名志士,如李根源、艾思奇、張天放、楊青田、梁正中等,他們為求太平盛世,不惜流血流汗,甚至捐軀,令人敬佩!
隨我們的陪同邀我們沐浴,並帶我們到一偏僻的民辦浴室。此處居山勸而特顯幽靜。雖簡陋,但樸實,而且無污染。我們浴后頓覺全身清爽,疲勞消失,精神也為之一振。話題也自然地談到浴療上。據介紹,這裡的浴療也別有風趣,既有蒸浴、也有水浴,還有二者相結合,蒸浴的床,是在氣孔上鋪一層細沙,撒上一二寸厚的青松毛,墊上一床草蓆,入浴者躺在蒸床上,蓋上毯子,薰蒸二三十分鐘,待出一身汗后,再到浴池中浸泡一二十分鐘,也有熱水泉蒸床,鑿溝引熱水,溝上搭竹床,蒸氣沿床縫而上,人受自然薰蒸,也非常清潔衛生。據分析,這裡的氣泉中含有大量的氡氣及其他化學物質,與各種中草藥配合,能治療神經、消化、呼吸、心血管系統的日一一十種疾病,尤對風濕關節炎、腰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療效顯著,有效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當地曾有「來時騎馬、人抬、拐棍帶,走時穩步、挺胸、健步邁」的順口溜,這方面的真人真事也屢見不鮮。常年四季,遊覽者、治療者絡繹不絕,特別是冬春兩季農閒季節,日有千人來休息療養。為適應群眾需要,省交通廳、縣旅遊局、縣中醫院均投巨資建蓋賓館、療養院,設備、醫療、保健均較為完善。民辦的浴療室順峽谷星羅棋布,很適合民眾消費水平。「熱海」已形成名符其實的「蒸療山村」了!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27期;民國86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