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探親路過泰北

作者/楊國梓 

一、桃園登機

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是蔣總統經國先生發展台灣十大建設之一,為紀念他父親蔣中正將此機場取名為「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當年是名正言順全國公認。曾幾何時蔣家父子總統先後去世,竟有人提出異議要把該機場中正二字去掉,改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至今雖未得逞,但如此對歷史人物的報復心理實在太露骨太小氣了。

世事多變風雨不停,今天拖著笨重的行李來到機場,泰航飛昆明的航線也改變了,過去由台灣經香港至清邁再轉昆明當天可達,現在是由台灣直飛曼谷再到清邁過夜,次日才到昆明。當飛機通過台灣海峽,萬里無雲陽光普照,十二時降落曼谷,氣候非常炎熱,身上的毛衣夾克頓時成了贅物。下午由曼谷改乘班機到清邁,飛行一個多小時,從空中瞭望泰國,空曠無邊的大地,田疇羅列,可能是東南亞最大的平原之一,土地肥沃是亞州米倉之一。民國五十年我們國內的難民大量湧入泰境,得到泰國政府的善意容納,准許幾萬難民居住在泰北清邁、清萊等省接近緬甸的邊區,從此這些不容於共黨的難民,就在此安身借土保命。由於今日泰王蒲美蓬一向同情中華民國,因此這些難民得到很大的恩惠和照顧。半個世紀這些人在此安家落戶,已有大小八十多個難民村。有的已歸化泰國,可以自由出入國境,很多人則沒有歸化,仍是持用難民証,劃地為域,行動受到限制,生活未能改善,相當清苦急待解救,幸蒙中國災胞救助總會結合台灣民間力量,大力救助,困境得以陸續解除,大多數難民村的人民生活都逐漸改善了。

二、清邁一夕談

一九九九元月廾五日我同武定民夫婦三人在清邁下機時,早有雙江人彭述芳同鄉帶領她女兒馬汝華小姐開車來迎接,我們把行李寄存以後,就登車直奔馬府住宿。同鄉友好多年不見,一旦晤面份外親熱,承蒙特別款待,在馬府門前綠地花園品茗長談,幾乎通宵仍不欲睡,尤其初次相逢的馬俊國先生,他當年在泰緬邊境,領導反共工作不遺餘力,由於時局轉變,東西壁壘兩岸關係日漸淡化,大陸門戶開放歡迎台灣老兵返鄉探親,各地有關反共組織逐漸撤銷,馬先生未回台灣,就在泰國清邁省置產定居。從今夜的談話中,知道他是一個飽學多才忠貞愛國之士,是此地德高望重廣結善緣的老人,雲南順寧籍,今年已八十五歲了。

在談話中,首先回憶當年離家出國到滇緬邊區,經緬甸到泰國那一段風風雨雨艱苦奮鬥的歷程,及個人險惡離奇的遭遇,繼而談到目前泰國難民村的現況及當前的時事。他說:我們幾萬難民和救國軍在泰國政府的寬容下,於泰北的荒山野壩奮鬥了四十年,苦幹了四十年,建立了幾十個難民村,由救總派遺難民村工作團,長駐泰北地區服務,舉凡水電、學校、衛生保健等工程都有積極的建樹,泰北中國難民區設有五所初中,分別是蠻塘村的建華中學,萬養村的忠貞中學,美斯樂的興華中學,忙信疊的大同中學,及大谷地的華興中學。這五個中學畢業的學生,每年可選送一百五十人回台灣,由救總提供公費就讀高中、高職及專科大學,為難民村造就了不少人才,解決了不少的難題。但好景不常,自從兩位蔣總統先後辭世以後,這些救助工作也逐漸減少了,好在救總泰北難民村工作團仍持續留在泰北服務,最近三年還斥巨資一億五千萬為各難民村興建住宅三千戶,給那些最貧苦的難胞居住。

我又問去年以前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章孝嚴先生曾來泰北訪問,據說由於他的協力爭取,國防部曾給這裡的退伍老兵們也發了戰士授田補償金。究竟有多少人領到這些經費?大家的反應如何呢?他說實有其事,所有留在泰國的老兵或其遺眷,多數都已領到這筆補償金,金額不一,一般未滿六十歲者發給新台幣五萬元,年逾六十者發給二十萬元,因公陣亡者最高發給五十萬。由於幸獲這項經費再加難民村子弟可以去台灣做工。而得到比在泰國工人十倍的工資收入。多數人家都掀掉茅草房改建鋼骨水泥的洋房,再加救總及台灣佛教界如慈濟功德會、中華佛教會、佛光山佛學會的合力資助,為最貧苦的難民蓋了幾千戶房子,也在萬養村建立起一所觀音寺,是公共集會場所,也是該村的風景區,台灣給難民村這些恩惠,使我們所有的難民弟兄百感交集終身難忘。

其次我們的談話轉問到時事。今年我是第十一次返鄉探親,把十年來我看到的家鄉情況提出向他們傳達,我說一九八八年我第一次回到雙江老家,大陸上真是一窮二白,很多地方還沒有電,我們帶回去的電視用不上,吃年夜飯是矮桌子,點蠟燭小馬燈的人家算是好人家,最可憐的農民,破爛的衣服是結疙瘩的。鄉下的大人小孩都不穿鞋子,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基房,能坐拖拉機下鄉訪友固屬高級,但顛得屁股會發腫,尤其公共廁所,既無隔間又無門,大家臉對屁股,使人望而卻步。所到的每一親戚家,都是蒼蠅蚊子滿天飛;晚飯時要一面吃一面不停的趕蒼蠅。米飯是又糙又硬,我們半碗都吃不下,本地人一連要吃四、五碗,而且他們用的飯碗,都是盛菜的「大缽頭」。他們聽了有如天方夜譚,啼笑不得。我接著說,但請你們不要擔心,自從鄧小平提出開放改革的政策,十年後的今天變化之飛快,進步的神速是料想不到的。尤其昆明的發展繁榮,真是一日千里,每一條街道都是路樹成蔭,中間的安全島一式綠草鮮花,清潔整齊美觀奪目,比之東南亞最有名的新加坡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昆明機場的擴建更是驚人,較之我們第一次返鄉那年除公安人員什麼都沒有,入出境一切設備的簡陋還遠不及台灣中壢私營客運公司。今天已是一切現代化國際化了。雲南省一天比一天進步,一年比一年繁華,我覺得中共的努力還是不錯,大家可以回去看一看家鄉的新面貌,去享受家鄉新景色好風光。

此語一出,馬先生笑了一笑他說:你講家鄉的新鮮事是事實,據我所知,俄國搞共產主義革命早中國三十年,至一九八九年蘇俄解體,八十多年沒有成功,老百姓排隊買不到麵包,戈巴契夫認為此路不通,毅然降下紅旗,紅場封閉,推倒列寧銅像,這是最有力的証明,馬列學說應該走出歷史了。中國的鄧小平先生三起三落,在此時提出改革開放政策救了中國,標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今天大陸上高舉鄧小平的開放改革旗幟,已等於脫離共產主義了。我不好意思的也笑一笑,舉起姆指對他說:我佩服你精闢的見解和分析的透澈,也接受你的意見,可是我認為中共正在改變中,它在某方面已全然揚棄共黨教條,大幅轉向市場經濟了。所謂市場經濟,事實上就是資本主義,他苦笑一下沒有發言,顯然並未完全同意。我接著問他到今天為止你回去幾次?他說一次也沒有,今後也不打算回去。

三、萬養村見聞

廾六日早上吃過回教清爽的早點,定民夫婦我們三人和台灣來的彭家女婿陸先生夫婦一起專車去探訪孟范縣的萬養村,這裡是泰北接近緬甸邊界的一片廣大未經開發的處女地,由中國來的難民有雙江、臨滄、鎮康、雲州等地的也都集居這個村;如雙江縣代理縣長彭碩才、正副議長黃子日、劉華峰、復興鄉長張肇成、孟庫鎮長楊英美、雲州前雲南自衛軍師長張國杞、鎮唐邦卡鄉長楊國卿、校長楊新植、大隊長板朝卿、臨滄士紳何成齊、何廷模等等的家屬都住在這個村,是泰北難民村中人數較多也較為富裕的一村。據說這個村早發展的原因,是有一次泰國皇族來萬養皇家公園度假,也來看萬養村的難民,該村男女老幼排隊迎接,並安排謝善美的美麗女兒去獻花,奇蹟出現了,有個皇族老爺一眼看上這個難民美女,一定要收她做乾女兒,謝女士在萬里流亡百般痛苦中,能幸運與皇族為親,再三思量後一口答應了。自從這個小妹進入皇家以後,萬養村得到皇家不少的照顧和優待,為該村修道路開水源架電線做了很多建設,因此萬養村提早走向了康莊。

我們一行到了萬養村以後,分別都遇上各人最相好的親友。陸先生夫婦自然是住彭家,趙萬英與謝善美是雙江初中最要好的同學,見面就被拉走了。我也碰上五十年前臨滄師範的同學,也是族叔的楊英美,就下榻在他家新建的泰國型皇宮式的洋樓。他的太太周潤芝原是雙江那賽營盤時期的姻親表妹,今天升級做了嬸娘,在稱呼上她依孩子叫我大哥,更得到他們一家人殷切的接待。她的子女國安、國貞姐妹還送我一條金項鍊,上面掛一個壽字,表示對我今年八十歲的賀禮,這種天涯聚會的親情美意,永銘肺腑。

到萬養後到各家親友做客,使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件事;是每一家都有神台供著天地祖先,一進門就覺得回到中國。這些流落異域的後代子孫,永遠不忘本的傳統精神,表現了中國人重視倫理文化的美德。第二件事是一個最好的風氣,每一家的庭院都是碧油的綠草地,週邊都種滿各形各色的鮮花,這種居住的環境,深深表現難民村新生的朝氣培養了愛美的情操,古語說愛花者不為惡,足以表達曾經受苦受難而復活的心靈,足可安慰在異域長眠地下的先行者了。第三件事是走進張師長家大門,看到花園更大花木更多之外,還發現他家有一間房子掛滿一竿一竿的香腸臘肉,大約不下五、六百斤,我問張師長夫人謝善美女士,妳們也做臘肉買賣的生意?她說不是的,這些肉類是準備給茶園荔枝園的工作人員的副食。由這些臘肉可想而知,他家事業的發展,是不可限量的。第四件事是張師長的一些談話,他說我們難民村能有今天,是因為得到中華民國的大力援助。諸如發給我們戰士授田補償金,在生活的各方面提供我們很多輔導及協助,最重要的是為泰北難胞子女提供回台灣升學的機會,同時有不少人到台灣從事勞務工作。由於這些原因對我們難民弟兄每家都有實惠,生活得到很多的改善。我們對台灣的感激是說不完的。今天我們能在此立足,還有值得一提的考可山之戰,事實如下:

泰國中部考可山要塞為泰寮共侵佔了廾年,泰國部隊陸空攻擊屢攻不下,最後不得不求助於雲南反共救國軍的三、五兩軍。這兩支部隊分別住在馬坑山和美斯樂。泰國為防堵來自北方並受到中共全力支持的寮共,所以無條件同意這兩個軍住下來,為他看守北方的大門。同時還把泰北若干山區野地劃為難民區,容納救國軍的眷屬及難民開山種地藉以為生,還製發難民証加以保護,泰國政府與三、五兩軍結下深厚友誼。

雲南反共救國軍駐入泰北以後,泰國國防部有意借重救國軍的戰力,提議合作攻打考可山。經商得三、五兩軍同意以後,就派遣陳茂修將軍為總指揮與泰國國防部訂下一紙契約內容如下:

⒈救國軍接受泰幣四百萬元,包打這一戰,不勝不要錢。

⒉三五兩軍各出兵二二○人合計四百四十人,加上後勤支援二○○人。

⒊泰軍支援衝鋒鎗八十支,手溜彈一六○枚,砍刀四十把,鋸子四十把,斧頭四十把,千斤繩子四十條。

⒋泰國空軍陸軍砲兵正前方主攻,救國軍左右迂迴側擊,作戰時聞另訂。

雙方協議完成於作戰前三日,泰國國防部長來校閱救國軍趕死隊陣容,一看都是老兵及少年兵,而且營養不良有些還抽煙精神欠佳,心裡涼了半截,頗現懷疑之色。陳將軍看到國防部長似有輕視之意,立即對他說:我們既然是包打這一戰,打敗不要你們一毛錢,而且傷亡也是我們自己負責,請你儘管放心好了,一切依約進行。

作戰開始前,救國軍派遣一支奇襲部隊,由楊維剛率領,繞道潛入考可山後面的懸岩絕壁地帶,披荊斬棘,變不可能為可能,成功攀上岩石山頂。沿途以自己的尿液作飲料,配合正面主攻部隊,展開突擊,前後夾攻,左右包圍,猛烈攻擊。因完全出敵意外,不到兩個小時即全部佔領寮共軍陣地,取得全勝。泰國政府喜出望外,以英雄式歡迎凱旋班師,並大加稿賞,泰皇也親到醫院慰問,雲南救國軍的威望從此更提高更受重視。

第五件事是我們去參觀台灣佛光山星雲法師捐款興建的觀音寺,又訪問到這裡的管理員,是彭家以前的馬鍋頭字大排長的次公子,對寺廟的維護花木培植遊樂設施井井有條,使遊客到此都有快感,想不到難民子弟中還有長於觀光事業的人才,這是值得我們安慰的。

四、又到昆明

元月廾八日下午一點三十分由清邁登機,越過廣大的原野山川及滔滔奔流的瀾滄江,三點降落昆明機場,眼看廣大新建現代化國際化的機場建設,心情極為興奮,做為一個雲南人看自己的家鄉,一天比一天進步繁榮,深深值得驕傲。走進出入境大廳,因事前沒有通知,沒有親人來接機,幸好碰上同機由台來昆的同鄉彭華春夫婦的友人,開一部中巴來迎接,我們三人就搭了便車回到新迎小區的家,同鄉人與同鄉人之間就是有這些好處,我們再次感謝。

這次回到昆明的家,是專程為我久住昆明的二孫女於元月十一日結婚辦喜事,更高興去年在此結婚的次子媳婦也在九日中午生下一個胖孫子,真所謂雙喜臨門百般高興和安慰,為此寫下兩首詩以為念。

一、新年新春添新人,福澤門第喜生孫,

  好事連連逢雙喜,老安少懷享天倫。

二、冬盡春初點紅燭,新年新婚萬事足,

  才子佳人成匹配,合手興家展鴻圖。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29期;民國88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