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李石曾老先生
李拂一
五十八年的重九,天朗氣清,風和日麗。一早,石曾先生即以車至大直寄寓,邀往北投登高,並詳詢有關滇緬邊區未撤部隊的情況,因我剛由泰國北部歸來也。途次,司機山東孟君對先生說:「老先生,偌大年紀,應該休息休息了!」先生曰:「人生在世,怎可休息,你要知道,休息就是等死」。司機聞言,半晌不語,我也惘然若有所思。我常冥想,假使所有的天體,忽然休息了一秒鐘而不運轉,則整個宇宙,將會發生如何的災變?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先生仁哲素食,勇於不息,與天地合其德,此所以克享耄期,神明健朗也。近數年來,先生不時折柬或電話相邀餐敘,或在中華路世界社聯合辦事處,或在溫州街恆傑堂,無一次不垂詢及於滇緬邊區部隊的情形,以及如何求得政府之大力補給而繼續生存。九月間,最後一次餐敘,談到政府對此一部隊,自五十年春以來,即未予照顧及善為運用,致失去許多大好時機。先生認為非常可惜。比年來,此部隊已受僱於異域,為僱主國作征剿其國內變亂之前鋒,雖幸得免凍餒,而處境實苦,流我國中華健兒之血,以易異國之菲衣薄食,亦可悲矣!不幸而僱主國之政策有變,則前途尤不堪設想。先生認為政府對此一忠貞部隊,勿論如何,應即重作考慮,不宜讓其無形消滅,於此可見先生對於光復大業關注之殷切。當第二第三兩次國大會議,我由泰回國參與時,國人對於反攻復國的情緒,異常熱烈,到了第四次會議時,這種情緒,好像冷淡了許多,大家所談論的,多側重於現代化家庭的設備。此固由於工業起飛,電冰箱、電視機等現代化產品充斥市場,又有分期付款之利便,及國民所得大幅激增之所賜。同時亦可反應人們移情於物質之享受,便不知不覺的減低了革命的精神。第五次會議時,我國遭受國際姑息逆流之打擊,最為嚴重,但談反攻復國之人仍寥寥,只有石曾先生,十數年來,不為物移,對於復國問題之探討,始終不懈,一直到生命之最後階段,猶念念不忘。今神州未復。而先生遽歸道山。能不令人悲悼!(曾刊載李石曾先生逝世週年紀念冊)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1期,民國9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