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往何處去?

王坪 

自從大陸二十多年前採改革開放之後,由於二十多年的歷史因素的彙積,成為大陸經濟快速成長的最重要誘因;這一切事實,對於旅居台灣或海外的雲南鄉親,因前往大陸探親,親眼所見,都有一種高度的欣慰,那就是,中國在盼望中終於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這是多年來不斷試鍊的經驗所導致。

正由於中國大陸整體的經濟發展,使中國人終於擺脫歷史性的屈辱,能在世界上驕傲地站立;在快速得難以轉變印象的進展中,除了由中共中央主導的政策而成就的全國性建設和改革之外,各地方省市也迫不及待地趕擠經濟飛速發展的便車;迄今為止,各省市領導都能分別就各該省不同的特點,設計出一套促使該省市建設成為具有某種特色,或利用自身所具的條件,而突出於其他省市,成為融入世貿組織各成員國,而具備獨特經濟特色的地區;且已有不同程度的輝煌成就,例如,江蘇蘇州的電子工業,浙江永康成為五金製品中心,義烏成為「小商品海洋」,而廣東的深圳也從不受注意的小漁村發展而為新型的工商業大都市,上海浦東地區也從「鄉下人」成為上海最傲人的工商業地區。山東的青島,福建的廈門,也迅速成為繁忙的大海港,甚至取代了高雄的世界四大貨櫃港之一的地位,上海的洋山深水港也已建成,績效將迅速顯現。

最近,筆者自新聞報導得知,廣西壯族自治區也利用了與越南東北邊境接壤的特點,與東協各國簽訂了共同發展交通等經濟的協議,而東協各國又多屬經濟較落後的開發中國家,自然樂於獲中國大陸之助使自身經濟也能在亞洲站一席之地,以改善本國的實力。

對上述這些實例,大陸各省已就其地理或資源等條件,為該省在未來國家前途中奠立有利的地位,並為全國作出貢獻,這使我們自然聯想到,作為雲南省旅台人士,大家親歷台灣在過去的經濟成就之餘,自然對今日雲南省在這一大潮流中的經濟前途寄予無限的關注和期待,因而筆者願就二十年來重回雲南,除了就親所見雲南的進步情況予充分肯定之外,應該能以始終處在中國動盪時期,台灣親歷經濟建設的立場,能以較客觀的立場,表達雲南在此一建設「競賽」中所採的路線上,我們的看法。

誠然,作為一個雲南旅台人士,我們認識到雲南所具有的基本特色,例如,雲南有「世界植物園」的自然環境,和二十九個少數民族的傳統人文特色,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這都是他省所不及的地利條件,獨具的氣候優勢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地理上,雲南和南方,西方鄰國接壤,較之廣西尤具地利優勢,最近筆者曾前往中越邊境河口一行,親見越南人民每日帶來農產品和土產到中國銷售,而換回越南的則是工業產品和生活必需品,這其間的差異,更說明了,南方諸國,如寮國、高棉、緬甸,等國家的基礎生活必需品和小型家電生活品的生產遠在中國之後,昆明市內有眾多的各種商品批發市場便是這些國家採購物質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大陸各省已就其有利條件作出不同的重點建設並有所成就之餘,我們認為,雲南省也應在這一方向作出以下各點,來加強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植根南亞。

一、加強就與南方諸國的交通聯系,除中緬、中印公路的重建外,瀾滄江下流與四國開發計劃盼迅速發揮成效。並將原有「滇越鐵路」(現稱昆河鐵路)也有必要與越方共同恢復,使雲南產品能有新的出海口岸。

二、大刀推動現代家庭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以適應上述諸國今後人民生活所需,甚至推展至孟加拉、印尼、斯里蘭卡等國。

三、雲南省水力發電資源充足,應全力建設電力供電設施,並發展重點重工業。

四、少數民族生活文化固能吸引人文學者及一般對各民族生活文化有興趣人士,同時也應大力協助各民族人民改善生活現代化,同時設計保護其固有文化,但亦不宜過度以各民族歌舞等為主要表現。

五、昆明市政方面,已自二十年前老舊市區轉變為現代化都市,如能在觀念上加強市政工作人員與市民提升生活品質,對各行政及事業單位宜徹底根除貪腐舊習,成為全國行政素質的示範城市。

六、「母親湖」滇池,已是全國受污染較重的湖泊之一,最近,湖南省對面積二六二五平方公里的洞庭湖作出整治,關閉了二百餘家沿湖的造紙廠及流入湖中生活等污水整治,已有成效,值得滇池污染整治單位借鏡。

七、雲南省在歷史上對國家有過重大貢獻,例如「護國起義」和抗日戰爭中大後方的重要地位,最近發現在大陸歷史出版物中對上述二項鮮有論述,至為遺憾。

我們認為,國家的建設進步是在無數次試驗中走出來的,而更需要國家領導在思考和觀念上要有開放自然而正視事實的精神,才能使建設長遠進步繁榮,而不必拘泥於傳統觀念。鄧小平先生的「能捉老鼠的便是好貓」已說明了這一點,我們深切盼望雲南省能成為中國大陸最進步,經濟建設最成功的省份,旅台同鄉,與有榮焉。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7期;民國96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