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卡達利娜島記遊
石炳銘
卡達利娜島位於加州南方太平洋海域,從長灘Long Beach,乘水翼輪抵該島需時一小時又十分鐘。島形像一條大腹魚,尾部與主體島若即若離:漲潮時連為一體,低潮時則與主島分離,變成了兩個島。整個島就是一座從海洋中隆起的高山,最高點約一千六百呎,海拔一、三○○呎處建有一個袖珍機場,可供輕型飛機或直升機起降,機場上經常停放著三四架私人飛機。
這個島屬於私人所有,再出在的島主名叫威廉‧萊利。之前已數易島主,真正的主人應該是印弟安人,兩百年前西班牙殖民者到來時,島上印弟安人約有二千人左右,但白種人移入後就是原住民噩運的開始,最後的一位印弟安人逃到加州海岸,以一匹馬的代價把全島賣給了白人,他自己則騎上那匹以島換來的滑馬奔往墨西哥逃命去了。種族滅絕是現代西方社會所全力譴責的罪。這或許是歐美白種人的反省自覺,以減輕他們的祖先在美洲所犯下的滔天滅種罪惡感吧?
這位威廉島主頗不平凡;他不為私利而開發這個海島,相反地,他把全島八○%以上的土地劃為自然生態保留地,不僅不開發,而且不准人擅入。其實島上除了野草和倭灌木叢處,並無森林。有少數高大的樹則全都是按樹,顯係移植自澳洲,在島上當作行道樹栽植。這個島年雨量只有二○○公匣,只相當於台灣的二十分之一,可說是一個乾旱之島。島上有兩處天然小湖,居民用水主要仰賴儲蓄雨水供應。全島看不到任何農地,即使家庭小菜園也沒有,一切食物除海漁外,全靠輸入。居民講究生活品質,即使有空地也都用來栽花種草,不會用來栽培食用植物。
島上野生動物只有美洲野牛、狐狸和一種長有兩只像毛驢頭上的大耳朵羊,因此當地人就將其稱為驢羊。這種羊據說是此島獨有,因此顯得十分珍稀。美洲野牛生存在島上的共有二五○頭左右。這是島上所能容許的極限,超過此數者一律送往美國本土並無償贈予某州的印弟安人。當然也容許少數牛隻作為肉食來源之一。據介紹這種野牛肉肉質特佳,有如中國的西藏毛牛無貳。
美國人用來作為民族象徵的白頭巨鷹在五六十年尚有成百上千隻盤旋於島上,現在則只剩下卅四隻了。而這區區的十四對巨鷹還是費盡移山之力才逐漸繁殖起來的。這種巨鷹的存續命運正好說明了人類對物種存滅所帶來禍害是多麼巨大可怕了。
廿世紀上半葉,人類廣泛使用DDT藥劑殺蟲,後來發覺牠對人類的遺毒很大,因此各國都列為禁藥。加州將存約數百頓傾倒入這個島的海域並認為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料海中魚類全遭污染。這種美洲巨鷹的主食就是海魚。魚體內殘存的DDT供鷹蛋蛋殼變得薄而脆弱不堪。鳥孵蛋時蛋蛋都會被壓碎:結果是成鳥逐漸死亡,新鳥渺無蹤影。最後只剩下六隻了。環保人士展開了漫長而艱辛的救亡行動。經過長期的學術研究,知道了徵結所在。他們把新生出來野生鳥蛋取走,代以人工假蛋用以欺瞞母鳥。問題是巨鳥巢都築在海岸懸岩絕壁處,要到巢內取蛋談何容易?取來的蛋並非都能孵化成功。蛋原本就很稀少,取得又不易,孵育同樣困難。經過一二十年鍥而不捨的努力,總算取得成績,如今島上已有十四對巨鷹在翱翔,每隻都是用同樣方法育成的。不過雖已時逾半世紀,DDT的遺毒依然存在;鷹蛋依然十分脆弱,仍然要靠人工孵育。這一事實充分說明了自然環境的脆弱性;它原來是極易被人類破壞的。破壞容易,但要恢復卻是萬般困難,人怎能不自我深思?
島上現有居民人數不多,估計約千戶左右,全為富有的白種人,有色人種看不到幾個。雖然每天都有不少觀光客到來,但三天中只碰到三個來自台灣的華人。觀光客到此島後,都要作海上遊。可搭乘較大的水翼船,也可自僱家庭式的小型機動船,也有倆人共同操漿的獨木舟。海上旅程通常四小時。沿岸航行時可看到此島特有的海獅和前述的美國巨鷹。遠海處則可看到巨鯨和海豚,但並非人人都可看到,要看你的運氣了。這次我們的運氣還算不錯,除鯨魚外,其他三種珍稀動物都見到了。最令人興奮的是大群海豚了。牠們或遠或近,一直環繞在我們的小船週圍嬉戲不已。最大膽的則緊緊倚傍在我們伸手可及的舟邊顯然是有意親近我們。這可使得孫女兆恩樂不可支,我擔心她會躍入海中與牠們同步呢!我只顧猛拍照片,但牠們行動太快了,雖然相機快門不斷啓動,但是卻很難捕捉到一幅好畫面。
主港內停有數百艘各型船舶,從山上俯視,大小船隻都排列得很整齊,不見亂停亂靠。港水十分清澈,游魚成群,但不見漁人在撈捕。岸上居住區房屋成梯形環灣而建,都是兩三層的樓房,不見任何高樓,顯然是受到規範的。據說島上房屋都很昂貴,最普通的公寓住宅,一戶卅坪的樓房,少了五十萬美金就別開口,獨立住宅則都在百萬以上,可見這是一個富人之島。為了保護環境,島上嚴格限制汽車數量,但代步工具又不能沒有,因此家家戶戶都以一種娃娃車似的無外殼簡便四輪機動車為交通工具。這種車只能供四人乘坐,車上有簡單的帆布棚,只能在駐宅區短程行駛,旅客如要環島觀光,則必須乘坐專用的玻璃幃幕中型客車。居民如想擁有一輛真正的普通汽車,則必須排隊申請,據說最少要等十多年方能輪到。
全島只有一所學校,由幼稚園到高中學生總數不足七百人。中年終以上班次,都必須學習海洋課程,有專設的海洋教室,一些課程就在船上實地學習。
島民的經濟來源幾全仰賴觀光收入。因此旅館很多,但都是小型的,收費昂貴。我們一家三口住的房屋每晚需費美金三百元出頭,旺季則需四百元出頭,這家旅館只有八個房間,但設備則和一般五星級的大飯店沒有差別,供應的日常用品港台大陸的五星級飯店所供應者更高級、更講究,另有免費早餐。咖啡、原汁飲料和茶點則全日免費供應,任由客人自取,不受任何限制,這樣的待遇別處很少享受到。
除了旅館多之外,就是餐館多,有日本料理店和墨西哥餐飲。黑西哥人喜食辛辣食物,倒合雲南人口味,不過烹調精糙,遠不如中式般精緻。
港口十分清潔,完全聞不到魚腥味,三天中,不論室內外從不見半隻蒼蠅。市區排入港口的廢水都清澈如山泉。足見當地政府對環保重視的一般。這使我聯想起昆明的滇池。當局聲稱要加速治理滇池,要在三至五年內把滇池的污水變為清水。主要的手段是要引外縣的清水進入滇池藉以產生清洗和替換作用。憑常識判斷恐怕難以做到。除非你把金沙江的水都引到混明來,否則不會收效。引清水入污,池如果不從治理污染源作手,都非治本之良策,試想環繞滇池而居的人口如此之多,加上工業的因素,每天產生的廢水何止千噸萬噸?不從改善家戶廠礦排污程序著手,望河之清,將待何日?擺在眼前的例子就是翠湖,據說翠湖早已引來了清水,但水體仍然是如此這般,人人可見。那麼廣大的滇池又怎能在三、五年內把它澄清?當局想來必已派人看過近鄰日本或遠邦瑞士了,他們很多城市也都建在湖畔,他們是如何能夠維護湖水的清澈的?他山之石應可參考才是。
此次洛城行,也參觀過好萊塢影城,長灘聖瑪莉皇后號和水族館、迪士尼遊樂園等處,自然也都增廣了見聞,在在見證了美國的富強,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人對交通道德的嚴守,像這樣幾乎人人都開車的國度,如果不嚴格遵守交通秩序,那將會帶來多大的危害?這雖是日常生活小事,但卻直接攸關人們生命安全,值得我們師法。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7期;民國96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