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歌曲補遺

宋炯 

「抗戰八年」,嚴格說起來,自日本強佔我東三省開始,我們對日抗戰就已足有十四年之久,這是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項偉大而壯烈的浩舉。自九一八事變起,國人均體認到國難已臨,熱血青年均奮起救難,到了七七事變發生,先總統蔣公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在蘆山發表犧牲已到最後關頭之歷史性演說,全民更是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展開全面的抗日行動。如今「一、二年級生」都會記憶深刻,內心之激盪猶難稍竭。那時民間已將我國古諺「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改為「好男要當兵」的嚮亮口號,許多文人音樂家更是群起創作,寫下了一兩千首的抗日歌曲問世,流傳於全國,其中尚有不少歌曲甚至流行於淪陷區。如聶耳昀「義勇軍進行曲」等等,淪陷區青年都能朗朗上口。寇軍想禁也禁不了。東北淪陷後,各界所製作的抗日歌曲,都是許許多多滿懷愛國心胸受到激烈抗日戰爭的感動而不斷創作出來的。我們都知道要寫好一首歌曲,必須有高度的靈感,抗戰十四年以來,軍民奮勇抵抗日寇,人民遭受流離顛沛之苦,發生非常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蹟,在在觸動了文人音樂家們靈感,寫出來的歌曲才會那麼感人,引起普遍的共嗚。這些歌曲不但歌辭優美,曲譜雄壯好聽,富有文學藝術的高度價值,內容更是有血有肉,怎能不風行於全國甚至海外呢!戰後,乃至政府撤退來台,也有許多流行歌曲以及民歌的創作,但是很少有幾首可以同抗戰歌曲相比的。因此我們誠要珍惜發揚這些抗戰歌曲的寶貴文化資產。

政府遷來台灣以後,因面臨險峻局勢,非常需要軍民萬眾一心,共奉反共抗俄國策,而對許多左傾作家所製作之抗戰歌曲,加以禁止。今年七月解嚴活動中,民進黨徒大事宣揚當年被禁日據持代的台灣歌曲,殊不知被禁的左派人士所作抗戰歌曲更是多過數十倍甚至百倍之上。當時在警總服務者,文化水準不足,每以似是而非甚至不當理由一一列舉查禁之原因,令人看了啼笑皆非,直到七○年代才逐步解禁,洗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也有合唱團搬上了舞台公開演奏。七十四年抗戰勝利四十週年紀念日起,更有大規模的抗戰歌曲演唱會逐年在演唱,參加者除三軍官校,政戰學校等軍方合唱團以外,還有許多大專學校合唱團共享盛舉。我是幾乎每次都帶了作音樂的兒子購票聆聽,我實在是愛聽愛唱這些抗戰時期的流行歌曲。每遇軍中退役袍澤邀到卡拉OK去唱歌,我對現今流行歌,即使會唱也不要唱,專挑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才願稍展歌喉。六○年代,有立委陳紀瀅先生在徵求蒐集抗戰歌曲,我還曾提供了流亡三部曲及其他幾首歌詞,後聽陳老說,由於嚮應者眾,也蒐集到了不少歌曲,均面交國防部總政戰部王昇上將,請印成專集,結果居然沒有下文。如今陳、王二老均已作古,後又有幸見到曾參加青年軍,退役後服務公職的熊德昕先生在抗戰勝利五十年輯成出版的「抗戰歌聲」,約有三百餘首。我翻閱後,發現我會唱的約有七○首,同時也看到有些錯誤之處,曾以電話向熊君請教,惟熊君告知他已出版續集修正了,乃照其所示到愛國東路音樂書城購到。其中收錄的,連同抗戰前的老歌廿餘首,共達六○二首,其中在第一集有誤之處,多已修訂。未久我又在音樂書城看到熊君「抗戰歌聲」第三集,內含三三六首外加戰前許多電影歌曲,有些是我幼年在上海時所習聞的或唱過的流行歌曲。這許多歌曲都是熊君自公職退休後,長年多方蒐集的成果,他所下的功夫,實在令人欽佩!但是整個三集歌曲中,我仍發現我記憶中仍能一字不差唱出的歌,至少有十幾廿首未曾收錄進去。因此再同熊君連絡,欲加補充,使其更加完善,惟熊君告知以上三集歌曲,全交給行政院文化復興委員會整理另行出版,似乎不再為此花功夫了。經由總統府資政丁懋時先生,獲得該會印行的抗戰歌曲選集三大冊,共印了一千五百餘首,當然,仍漏列了我記憶中的那些歌曲,一心想予補充。只是我並非學音樂出身,憑著自己會唱的基礎,想補充不誤節拍不差,實非易事,但是我仍然摸索著試行湊編,化費功夫不少;最初湊足了十首已交由中外雜誌在去年八月出版的八十卷第二期刊出。近期常與安龍中學在台同學聚晤時談起此事,他們都不復記憶,但鼓勵我在有關文獻上發表,以恢復大家記憶,因此我近兩月來恢復拼湊,連中外已發表十首,再增十三首,都是目前坊間所見到所有抗戰歌曲中遺漏的部份,分別以廣順小學,安龍一小,安龍中學及桐梓海軍學校四個時期編列。其中另一首「鐵血歌」熊先生版抗戰歌聲第三集有列入,但是係編者憶譜。聲明須人改正,文復會抗戰歌曲第二集亦有列入,但是改由顧孺南、鍾震華、李烈熙三位先生所憶詞譜,與我自幼從先父所學唱的仍有一些出入。先父早歲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後,曾到廣州投效國民革命軍,先後參加護法及北伐諸役,且受過傷,當時北伐時期所唱的「出發歌」、「黃埔校歌」、「領袖歌」等等都曾教我唱過。「鐵血歌」是九一八事變後的一首軍歌,我也從先父那兒學會的,至今已七十餘年,未曾稍忘。而且我所習唱的詞譜,必然是當年第一手的詞譜,故亦編入以供年長者的參考,此處所提供廿四首歌曲,也請海內外高士能加補正為幸!

對抗戰歌曲之價值,在本文中業已扼要地介紹過,不幸之事乃是政權輪替之後,台獨邪說更加囂張橫行,乃至有些民眾不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無異否定了這些人自己的祖先,乃是中華民族最不肖的子孫,近期更是顢頇地要去中、去蔣,完全忘卻了蔣公初到台灣,將許多殘兵敗將重加整編,成為保台勁旅,海軍更是遠戍浙海,讓敵人不能越雷池一步,確保台海安全。蔣公又貫徹三民主義的建設,實施耕者有其田,讓台灣足食足兵,進一步推展經濟按步就班的發展政策並將民主制度從基層(實施地方自治)做起,奠定台灣後來政、經奇蹟之基礎。故去中、去蔣者不但是民族罪人,更是忘恩負義之徒!以往每年都有規模不小的抗戰歌曲演唱會,自民進黨執政後漸漸消沉,只賴少數民間團體或愛國政黨仍在極力維持中小規模的演唱會,讓許多年輕的愛好音樂人士無法普遍聽到如此高水準的歌曲,實是令人遺憾!本文之寫作,一方面使老一輩來台人士能繼續重溫抗戰精神,也對年輕的第二代第三代民眾提醒我們曾有許多很夠國際藝術水準的作品,值得大家一致的寶貴珍視!在此尚須提醒:目前熊先生所集編三冊「抗戰歌聲」可能未再再版,不知音樂書城是否尚有未售完之書否,至於文復會印行三冊「抗戰歌曲」,據說只印了一千套,在北平路該會員工福利處有售,每套一千元,愛好抗戰歌曲人士,可在上述兩處尋購,必有所獲。

附抗戰歌曲貳拾伍首,敬請讀者們指正。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7期;民國96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