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馬英九總統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兼論我們對兩岸當前問題的看法

王坪 

正如馬英九總統所說的,兼任國民黨主席並不是為了「擴權」,而是能使黨政合一以便確定掌握政策,進而開創台灣的未來;我們深知,馬英九總統自從多年前辭去行政院政務委員時的一句:「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這句話大大觸動了我們對當前臺灣政治局勢的感概。

誠然,自從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在先總統蔣公領導下成功的創造了經濟奇蹟,另一方面也由忽略了民主政治必需有一個漸進的成長過程,台灣在尚屬「淺碟」階段的政治環境下,仍然產生了最近不正常的政治亂象,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經驗,幸而已因國民黨的妥善處理而大致平息。

國父說:「政,是眾人的事,治,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可是,政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只要堅持一個自認為「正確」的觀念便可以「置之四海而皆準」,最後終獲「勝利」的事,有人一生為某種個人觀念和目標「努力奮鬥」希望終能從中得到個人的政治利益,如今,在台灣比比皆是。

就我們這一批大陸來台的人們而言,如今都已經年過八十了,而當我們年幼時,也「躬逢其盛」地看到了「九一八」事變,並且也知道了「八國聯軍、英法聯軍、鴉片戰爭…」等國恥事件,這些,都使我們深深感受到,國家必須奮發圖強,這是一個強者生的世界,可是,幾千年來我們的先聖先賢所教導的為政之道,不外乎「仁政」的範圍,「中庸之道」這些精神財產,已經使為政者處之退讓,不斷遭受列強侵略欺浚,淪為「次殖民地」;因此,對沒有個人政治意圖的中國人,唯一的希望,便是,中國人必須認識,惟有強大富足的國家方能有尊嚴地生存在當前世界現況下。

自從大陸在一九四九年中共政權「成立」以來,在中共的強勢主導下,中國大陸也創造了國家富強的條件,憑著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和制度的改革開放,終於「崛起」成為令世界感到「威脅」的國家,給中國人爭了一口氣。

然而,國家地位的演變,並非領導政治的人所能預為設定,因此,我們從最近數十年大局的演變中也看到了一些事實上無法預測的現象,例如,中共在如火荼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三十餘年之後,終於因客觀條件而「改革開放」,一方面走上了市場經濟道路,另方面卻仍堅持社會主義體制,雖然經濟上已在過去的基礎上「翻」了幾「翻」,並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仍保持穩定成長。可是這其間也出現了二○○八年的三、一四事件,和二○○九年的七、五事件,這使我們聯想到,中共在這類事件的處理上雖有一些認識而有所進步,但基本上,我們覺得,中共仍依循傳統在「意識型態」觀念下,似乎仍沒有涉及基本思想必須從新調整的問題。

人類的思想,正如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是一種無法捉摸、也不能主導的東西,自有人類以來,人的思想是由生活環境造成的觀念所形成,「觀念造成思想」思想如用言詞說明,便是所謂「意識型態」;某一部份人的思想如相同,便產生一同付諸實行的慾望,屬於政治性質的便成為這個群體的共同目的,如形成一種組織型態,便是「政黨」;中國自古以來,便有人把這目標作為一個人一生中「成就」的最終目的,聖人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這人生目標的具體寫照。

然而,「管理眾人的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是一種「不知心」的動物,「論語」中雖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治民原則,但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民」有權知道統治者到底要為大家幹甚麼。而不止是「民以食為天」只要給他吃飽肚子,便已知足,任憑處置,而人民對自己的事各有其需要及看法,既然「百事民為先」,就應該由「民」來表達眾人的事應該如何;而不是任何人說了便算的;西方有「By The People」也就是「民主」的含義,所以,這民主政治的思潮,便成為當今政治思想中最「正確」的政治思想,對台灣而言,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在其回憶錄中曾敘述,中國人傳統上習慣了以「殺人頭」為統治的制度,一旦忽然要變為「數人頭」,並不是不朝一夕便能適應的,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需要二百年以上的逐漸演進而成為現代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國社會中,正如中共曾解釋,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人民極需要的是能吃飽飯的問題,還談不到實行民主政治,這證明中共明白,「民主」是當前世界上不可回頭的政治潮流,但此時此際,中國人民尚缺乏民主的基本認識,中國當前所需要的,是在世界上「有尊嚴」地生存的問題。這是我們能深切體會和肯定的事,我們知道,以大陸當前的現狀,如驀然進行民主體制改革,台灣政治亂象便是最好的例子。我們不懷疑中共對民主政治的認識,為了在安定中從事建設,便是我們付予中共肯定的原因。

談到這裡,我們又有一種感覺,雖然中國需要在安定中建設國家,並且已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但也同時讓有的國家有「中國威脅論」的感覺,近來,由於二○○八的三、一四事件和二○○九年的七、五事件,使有的國家因不明白中國政策的實際正當需要,更不知道中國原本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數百年來因受盡列強視之為「中國應當是一人個可用作殖民地或侵略對象的國家」一旦「崛起」,以中國土地之大,人口之多,成為「霸權」後是任何國家也無法對抗的,所以在各方面興起「防範」中國的論調,於是,有利用同情「世維會」而提供輿論協助者,有與他國暗中合作以對抗中國者,也有大力擴充軍備以為「圍堵」者,當然也有眼見中國經濟的日愈增強,而認為將來的世界應是美國和中國作「龍頭」的,事實上,我們仍認為,每一個「開發中國家」都應該有自立自強的認識和能力,我們國父在遺囑中便有「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話,而中國人正在如此做。

談到海峽兩岸問題,我們知道,海峽兩岸都認同,同是「炎黃子孫」,大家幼年時便已知道,中國是由漢、滿、蒙、回、藏各民族組成的「五族共和國」,其他少數民族還有數十個,也都明白各民族平等的道理,最近發生的西藏和新疆暴亂事件後,使我們感到,中共政府已到了應當重新檢討民族政策的時候了,除了立法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基本生活方式,宗教自由、社會結構和生活都應得到法律保障,政府應盡一切方法使各民族和漢族一樣保有平等的權利,各民族地區的建設有優先權(廣東韶關玩具廠之類件不容再發生),如西藏和維族自治區應給予充分自治權,除國防與外交外,其餘各事可以自行管理,政府不加干涉,為了消除不同民族之間可能因生活文化的差異而發生磨擦,作為多數的漢族人應充分瞭解所接觸的他族人民的語言、思維方式、生活習性…,因為一個民族的所有傳統習性,都是千百年流傳至今的,絕不可能受任何不一樣的觀念所影響,更不會受行政力量所約束。而是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因為,一切不同的約束,都是造成強烈「反感」的原因。如果這「反感」不是個人範圍,而是帶有政治意味的話,其結果將發展成更大的和難以收拾的局面。

如前所述,我們知道,為了在安定中建設強大的國家,人民(尤其是各少數民族),應該暫時收斂起政治上的希望,一致支持政府的作為。而政府方面,也有必要當任何暴亂衝突發生,都應當問一個問題:「為甚麼?」或「何以致此」?因為每一件事都有其根本上導致的原因,作為政府,當發現一個氣球因內部氣體增加,快發生因壓力過大而爆炸時,處理的方法不是再從外面加一層包裹以防爆炸,而是應該自內部把氣放掉,這是處理一切類似情況的根本之道。因為強勢作為,雖然常能「壓服」弱者,但因而激發的反感卻反成為無法消除的後果的誘因。

不論是土地還是人口,中國都有成為世界「霸權」的條件,但是中國人卻志不在此,因為中國人有一種「世界大同」的理想,而不是將一個弱小的國家收為殖民地以供剝削,這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世界不可不知。

人類,是一種有智慧的高級動物,正因為有智慧,能思想,但是也因此有最大的缺點,那就是,「自我意識」過於強烈;自有人類社會以來,這一特點便發展成為人類最原始的大缺點,這便是「自私」;人類的自私心理一旦表現在行為上,便造成社會極不正常、不公平的現象,這是為大多數人所詬病的,這種因自私心產生的特性,古今中外皆然,於是,有學問、肯思想的人,便從深刻的思考中發展出以政治制度來徹底解除這些不合理、不公平的偏差,中國人研究的是「哲學」角度,因而有儒家思想的政治理想制度,「禮運大同篇」便是這大同世界的具體設計,而西方,則不偏重哲學為基礎的制度改革,希望從社會、政治制度上根本消除社會的不合理現象;以英國人馬克思為代表的「資本論」便應運而生,這樣的主張得到不少思想激進的人的認同,因而產生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制度,百年以來這制度經由「有志一同」的人們組織成共產黨以具體的行動付諸實行;數十年來,在中國大力推動的結果,卻在人類共有的「自私」天性下成為一個腐敗貪婪的社會,在中國大陸,終於由新秩序的建設中覺醒,領導的人士感到,國家應該首先利用大家所習慣的經濟制度,使國家富足起來,因此,中國大陸在近六十年的試煉之後,終於因改革開放而快速的發展了經濟,如今已因成績斐然而讓世界大吃一驚,羨慕之餘,也同時因中國的富足而所顧忌,這些眼見中國經濟「起飛」的人們,不但不研究中國「為甚麼」會有如此快速的發展,反覺得這對他們是種可怕的威脅,因此,我們現在能深切盼望中共政權諸領導人,應該用平易而具理論性的方法,充分昭告全世界,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有一個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紐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奠基時便有一件中國政府所贈,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中文「禮運大同篇」作為中國對「聯合國」的期望,至於聯合國是否完成了這一目標則另當別論,我們當前所最為期望的,是:如果以聯合國之力尚且無法完成,那麼,便由我們中國人來完成吧。

就台灣而言,過去的四、五十年,台灣由出口導向經濟而成為「四小龍」之首,但這並不表示如果某一「小撮」人的「台灣獨立」成為「事實」,台灣仍能以「小龍」自居嗎?相反的,如果中國終於統一,台灣今日的優勢更可能給中國貢獻而成就更強,更進步的國家,台灣今日的希望在大陸的未來,而中國將來的希望則在全世界的認同,這也是全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台灣已是一個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可是,又幾乎「民主」到超越了美歐各國,政治亂象也幾乎自由民主到忘記自己是個怎樣的「國家」,幸而,敵對了數十年的海峽兩岸,也終於認識了彼此原是「同文同種」的「同胞」,因此,我們也要在這裡用下面的話來祝賀馬英九總統。

中國先聖先賢,固然已給了我們「修、齊、治、平」的道理,雖是「書生論政」,但我們仍盼望兩岸不僅為了「血濃於水」而合作,進而統一,我們更期望全體中國人永遠記得,中華文化之能使中華民族數千年屹立於世,這正是因為中華文化本質上是「精神文明」,是形而上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既張,國乃復興。」確是千古不移的「硬道理」,我們知道,中共在大陸也在強調揚中華文化,這對全國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的增進也有其重要的意義,國家固不必用任何意識型態去幹預這一精神,我們需要的是各民族團結在「禮義廉?」的觀念之下建設成更富足、更強大的國家,任何人均不必擔心中國會成為一個「霸權」。

最後一件事,台灣的「貪腐現象」曾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振臂一呼,百餘萬民眾立即走上街頭抗議貪腐,目前已成國際注目的重點,我們知道,大陸官員同樣有普遍的貪腐現象,我們深切期待,大陸也能對反貪腐一事有精彩的表現,則國家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9期;民國98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