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萬水我獨行 天涯親情一紙傳 緣續何日再相會

申時中

申慶璧先生民前二年十一月十日出生,雲南省鎮雄人,一生中以身隨雲飄,心留雲南而奮鬥,九十八年八月十二日與世長辭,享壽百歲,八月二十六日在台北市殯儀館舉行告別式,至親好友五百餘人參加,簡單、莊嚴、隆重、公祭同時覆蓋黨旗儀式後,靈骨安奉於慈恩園。

書懷之一

親愛的爸爸:

時間一分一秒消失,離情依依,真不捨離開您,記得四十年代年輕時,住在嘉義山子頂,環境艱困,天天為我們生活打拼,白天教書,晚上經常不眠不休寫稿至次晨,直到等到文章刊登後,臉上興奮豁然開朗的笑容就出現,偶收到退稿,其心情之沮喪令人難過,其實都為了我們吃得飽穿得暖,養育之恩,永生感謝。

您從二十一歲進入社會工作,直到九十八歲,未曾停止,從事以寫作作為工作,關心地方寫下花蓮/淡水誌,一生愛國、愛黨、愛鄉、盡心盡力、傑出表現。我們作為您的子女,今生以您為榮,您的大作擁有的數千萬字,留下最豐富資產,有了它我們不畏不懼,您生性儉樸,我們本著簡單、莊嚴、隆重、數百人齊集一堂,都趕來送行,以慰您在天之靈。

猶記前二年您告訴我,少小離家,時時想家,如果我能化成一隻鳥,可以自由自在飛翔,常常可以回家,而今姐弟妹及子子孫孫已長大,一起為您送別,在星星、月亮相隨下,為您送別,不會寂寞。

兒 時中 敬上

書懷之二

親愛的外公:

這一生和您最親近的時刻,就是陪您在醫院的最後一段期間。

從您的無助瞭解您的堅強,從您的忍痛瞭解您的承受,從您的耐心體會您的溫和,從您的安排感受您的體諒。

外公,因為您一直沈穩地支撐起這個家,病況危急初始,有如大樹的樹根在搖撼,您的平和卻幫助我們超脫憂懼不安,見證生命的奧妙。

原來神木不倒,化為無形。

我們何其有幸,領會您無私的遺愛,體認對您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家族的力量是如此重要。謝謝您在最後階段,讓我們學習到這麼寶貴的功課,並引導我們聽經聞法,重新思索人生。您的行事典範,讓我們終生受益。

外公,您的一生曾歷經艱困,終至圓滿。今天我們在這裡送您最後一程,願您前往西方淨土,永享極樂。

外孫女 宜文 敬上

書懷之三

親愛的爺爺:

今天您即將要展開另一個旅程,我們在這裡就如同在機場與親人送別一樣,心中總是充滿著不捨與依戀。您的完美無瑕,正如同那皎潔的月光,將永遠陪伴著我們。開玄在這裡獻上李白的「把酒問月」,聊表對您的思念之情: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德,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問沒。

回想起和您在一起的日子裡,我們如沐春風。過去您的平實與樸實,如今看來愈顯得不平凡;印象中的您,從未責難過別人,也從不對別人發脾氣,這樣的修為豈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在我們的眼中,您總是念念不忘國家大事,甚至抱著病體也要去開會,真是鞠躬盡瘁啊!然而,您也不忘我們這些晚輩的小小事,我們都曾收到您親自剪貼與題詞的生日卡,讓我們都倍感窩心。奶奶常說,剛認識您的時候,您都不笑也不說話;然而,發現您在走路的時候,都時常注意奶奶有沒有在身邊,好貼心!您和奶奶的鶼鰈情深,實在是我們的典範。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我們這一生何其有幸,能夠成為您的子孫,您對我們晚輩的慈愛與關懷,正如煦煦的陽光那樣溫暖、祥和。沒有您的愛護與栽培,絕對沒有今天的我!

這幾天來,我們子孫輩的都莫不為您祈福與準備,也祝福您一路順利,殷殷期盼在遙遠的未來還能與您相聚,和您乾上一杯。爺爺,讓我替您提著行李,送您最後一程吧!

孫 開玄 敬上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9期;民國98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