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玉溪滇劇團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交流演出記略

李興才 

今年春節期間,為了配合「二○○九台灣燈會」的大型活動,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大陸國家級的「雲南省玉溪市滇劇團」來臺,與「蘭陽戲劇團」合作交流演出,以共襄盛舉。自二月十六日起,至二十二日止之連續演出,大放光采,引起藝術界一片讚美之聲。

二月二十三日下午一時,「雲南玉溪滇劇團」應邀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參訪,並與藝術學院師生作交流演出,華岡校區及華風堂熱鬧非凡、喜氣洋洋。李校長天任知道我是在校任教三十多年的唯一一位雲南籍教授,特別邀請我一同歡迎滇劇團、欣賞家鄉的滇劇演出。校長首先問我:「滇劇容不容易懂啊?」我說:「跟京劇差不多,只是咬字發音稍有差別,很容易懂。」

「雲南省玉溪市滇劇團」,創於一九五二年,是雲南省最著名的劇團,團中成員包括編劇、導演、演員、音樂設計群中,多數都獲得國家一級編劇、一級導演、一級作曲稱號的殊榮。其中領銜主演大戲「西施夢」女主角的馮詠梅,現任玉溪滇劇團副團長,除了是國家一級演員之外,同時擁有「高原之鶯」、「滇劇聲腔女狀元」的美譽,兼之扮相俊美、嗓音圓潤、無人能及。玉溪滇劇,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玉溪滇劇團為保護單位。自創團以來,演出近一萬二千場次、看過的觀眾約二千萬人、演出劇目超過八百齣。本身是一級編劇的滇劇團團長李鍾發先生強調:本劇團近年來創作演出的優秀作品,如「西施夢」、「京娘」、「界魚石」、「撫仙湖之戀」等大戲,均榮獲國家級「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曹禺戲劇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集體獎」等多項全國性大獎。「西施夢」的編劇,安排西施最終是投水自盡,不是隨范蠡放舟太湖,還原西施只是一位平民女子角色,而非實施「美人計」的女間謀。算是一大突破性的創作。

玉溪滇劇團,來臺團員七十四人,二十三日參訪文化大學作交流演出,除了拜訪及參觀校園一小時之外,與藝術學院師生的交流演出,僅約二小時。文化大學有戲劇系、中國戲劇系、舞蹈系、中國音樂系、西洋音樂系等。那天下午,出席了約二百名師生參加交流觀摹。雙方演出的節目,只能作段子式的點到為止,有李校長偕藝術學院王士儀院長和各系老師臨場,男女學生以打擊樂舞為主,表現出青春活力,沒有一句台詞。玉溪滇劇團,則以名作大戲「西施夢」的精彩片段為主,由台柱演員馮詠梅飾演西施、潘亞潔飾演范蠡、李衛民飾演勾踐、岳欣飾演夫差等,另外穿插一些聲樂舞蹈如「撫仙湖戀歌」、「煙盒胡琴調」、「浣紗舞」及雲南民歌如「小河淌水」、「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及「武戲集錦」等短劇段子,果然都十分優美而精采,無論唱腔、身段、動作、服裝、儀態等等,均屬上乘。又有字幕配合,讓第一次觀看滇劇的文大師生,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咸認雲南的文化水平,比起中原,並不遜色。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9期;民國98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