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稱號感言並序

曲水 

方圓不過十多平方公里的和順,歷史文化悠久獨特,聲譽早播海內外。雖經多次社會變故,但「除民居外,尚存大量禮制建築、崇祀建築、文化建築、文教建築及其它鄉土建築」①,「堪稱當代聚落之罕見」②。由于保存相對完整,成為一個活著的有生命的農民的博物館,不像「沿海各省已經找不到一個完整的村落」③。和順這份「文化瑰寶」,「在雲南在中國在世界都是惟一」的④。所以,自二○○五年以來,和順先後獲得了「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榜首」、「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雲南十大名片」、「全國最美麗的十大鄉村」等殊榮。這是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需要!在諸多榮譽中,「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含金量最高的國家榮譽,它不僅對和順人民的歷史文化及其價值給以肯定,而且納入了國家法律保護之中。對于和順來說,「無論你評不評選,在中國都最具魅力!」⑤。而之所以被評選出來,是要通過這樣一種震撼,向人們警示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科學規劃,嚴格保護」的原則;若果有人繼續推倒重來,過度開發,破壞我們文物建築和歷史地段的總和的系統化,破壞形成我們悠久歷史的完整的實物見證體系,和順就會被徹底「毀容」,就會被撤銷其光榮的稱號⑥。因此,我們應該遵守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做到「保持和延續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特別「應當整體保護,保持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不得改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⑦為此以歌記之。

邊陲小鎮和順鄉 世人稱之小香港

好山好水好氣候 和諧如意百世昌

聚族而居建築美 中西合壁氣軒昂

人家盡在畫圖中 小橋流水荷飄香

古樹名木添雅趣 四時花卉吐芬芳

公共建築遍地有 人文景觀世無雙

亭台樓閣又池榭 多姿多彩相益彰

八大宗祠勢恢弘 親和禮義敬尊長

名勝古蹟依山水 七大寺廟遙相望

雙虹橋畔春永駐 傳統美德九牌坊

艱難締造六百春 自主創新自圖強

尊師重教興文久 明清科甲四百郎

「咸新社」與「崇新會」 革新進步為鄉邦

新學女校百年史 現代文明步康莊

圖書館建八十載 僑校益群嚮當當

人傑地靈有傳統 亦耕亦儒亦僑商

人村濟濟素質美 常有人員在中央

專家學者如群星 百年之前即留洋

辦刊辦報稱一流 詩文論著旗鼓當

反帝愛國垂青史 抗日救亡譜華章

數百年前即開放 客居五洲三大洋

中華文化積淀深 多元文化相碰撞

兼收並蓄善寬容 博大精深勢泱泱

和順文化豐且異 一枚獨秀放光芒

文物保護國家級 愛國篡地大課堂

「南洲冠冠冕古名鄉」⑧ 景觀「絕勝小蘇杭」⑨

底蘊深厚煥異彩 事有必然美名揚

「魅力名鎮」奪魁首 感動評委獲大獎

「全國環境優美鎮」  「美麗鄉村」入十強

「歷史文化」是「名鎮」 國家公布第三榜

「和而不同」⑩盡勝景 一步一景新氣象

美好家園須愛護 當家做主理應當

俗美風淳無價寶 傳統美德莫滄喪

啟後承先向未來 正心修身識虎倀

同心同德海內外 永葆青春創輝煌

注釋:

①②西安文大建築系教授季富政《大雅和順││來自一個古典聚落的報告》語

③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志華在北師大歐中「人類遺產學中心」國際合作項目開幕式暨首輪講座上講話。

④⑤《春城晚報》二○○五、十一、八署名文章《守住我們的惟一》語

⑥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建規(二○○七)一三七號文件」:「對由于人為因素或自然原因,致使歷史文化名鎮(村)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將撤銷其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的稱號」

⑦《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文件。

⑧⑨民國元老、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李根源《曲石詩錄》中詠和順的詩句

⑩「和而不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中華文化的精體和特點。「和」與「同」是相對而言的。所謂「同」,就是同一、單一、完全一致。「和」,則是不同;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成分,不同的因素,按照不同的關係和諧的組合在一起,所以古人云:「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只是同一個東西重復相加,就不能形成事物,就不能發展。

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于雙茶小苑

作者簡歷

楊發熹,男,一九四○年,生於雲南省騰衝縣和順鄉,一個從事國學教育的家庭,從教四○年,中學高級教師,騰越文化研究會會員,雲南僑史學會理事,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教學論文取得全國科研成果獎。研究騰衝抗戰文化,發表論文多篇,填補了地方史的一些空白。退休十年來,以大量義務勞動和部份個人支出,倡議並策劃主編復刊「五四」後反帝反封建的刊物《和順鄉》,達到省級以上國家水平,受到海內外的歡迎和贊譽,並得到中國僑聯的肯定,取得出席二○○五年十二月在廣東江門召開的全國僑報僑刊工作會議的資格。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9期;民國98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

DESIGN & MAINTAIN © 2015~2016 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