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興才榮獲終身傑出成就獎頌詞
魏尚敬、蕭耀輝
頌詞之一(新古詩)
雲南祿豐農家子,幼失怙侍歷艱辛;
初中輟學謀生計,發憤工讀奔前程。
公餘補習勤修課,每考必中榜列名;
大學畢業迭深造,矢志不移攻製印。
工廠實務積經驗,母校延攬返黌門;
教授主任兼所長,門生超過三千人。
興中國印刷教育,創印刷系所重鎮;
建華岡印刷工廠,設印刷傳播基金。
助社團印刷活動,率印刷同仁探親;
定發明印刷年代,溯印刷源頭尋根。
組科技印刷學會,倡印刷史觀新論;
著中華印刷通史,息印刷發明權爭。
學養無涯化群倫,培育英才掖後進;
碩博士論文指導,公教人員審升等。
高普考典試委員,技術士檢定監評;
代表教部評大專,跨校授課視同仁。
兩岸三地共研討,印傳高教齊深耕;
學術活動帶頭做,全面交流贊中興。
受聘印博館委員,募款獻策促其成;
力爭史前改源頭,印刷博物名乃正。
問世論著超身高,印刷概論喻聖經;
技術手冊考必讀,走馬天涯廣見聞。
論集叢說謙一得,高瞻遠矚指迷津;
印史文選新古詩,突破傳統功力深。
書信傳真人緣廣,驀然回首總是情;
合撰兩部大辭典,創年報紀要徵信。
每年出版一本書,跨過九秩仍不停;
審印刷減廢手冊,核青創貸款申請。
四次出席世印會,現任三董五顧問;
傳道授業半世紀,弟子成就揚名聲。
青出於藍勝於藍,經師人師尊先生;
忠勤服務受勳獎,寶星景風見丹心。
克難研究出英雄,特優教師甲士林;
國家標準提卓見,工程獎章天酬勤。
金龍貢獻資深狀,終身成就留汗青;
豐功偉績超輝煌,艱苦奮鬥典範存。
宏毅道遠愚公志,巍巍智者無與倫;
祝願期頤常執筆,續走天涯遊寰瀛。
作者註:為忠實反映事實,必須保留專有名詞如機構及社團名、書名、職稱、工作名、勳獎章名、表揚狀名等之原名,爰採取近年逐漸風行之「新古詩」寫法,即仿照漢唐古詩(亦稱古風)不計平仄、對仗、聲韻及重複用字等限制(例如李教授從事印刷專業一甲子,印刷兩字在事蹟中之重複出現,乃屬必然),而以平實、通俗、淺白、易懂、表達真實情意為主。請讀者勿以漢唐以後之近體詩(律詩絕句)格律視之為盼。
該獎由全臺灣十二個印刷團體聯合署名、於二○○九年六月二十日在臺大國際會議中心,由教育部政務次長呂木琳先生親臨頒發,出席觀禮貴賓近二百人。
編者按:以上新古詩,經香港友人李育才先生改用七言律詩規則,依平仄、聲韻之格律,改寫如下。讀者當可發現:新古詩比較通俗、淺白、易懂。律詩則因牽就平仄聲韻,必須將若干專有名詞拆散或改變,比較不易了解詩的真意。這正像是「合了姑意拂嫂意」,守住規矩,卻身不由己、難以表達真情實意;自由表達了真情實意,卻不符傳統禮俗的要求。故將新舊兩詩並陳,何者為是?敬請同道方家卓參。
頌詞之二(律詩) 李育才
雲南祿豐農家子,幼失怙恃歷艱辛;
輟學初中謀生計,工讀發奮抱雄心。
公餘補習勤修課,必中題榜列前名;
大學畢業迭深造,擇業印刷立志行。
工廠實務畾經驗,母校延攬返黌門;
主任所長兼教授,學碩畢業數千人。
專科院系開先河,教村親編講義精;
辦廠華岡學實技,門生斌武皆精英。
研究刻苦碩果多,特優老師譽士林;
高考普試當委員,跨校講學傳教欣。
碩博論文作指導,公教升等任覆審;
代表教部大專評,技術士檢定等身。
培英育才掖後進,八斗學問送福音;
授業傳道半世紀,桃李天下名聲馨。
書籍出版每年本,高齡九秩勢未停;
印刷史觀新立論,中華印刷通史擎。
合撰辭典兩大部,印刷概論如聖經;
印刷減廢手冊倡,青創貸款核申請。
年報紀要徵信創,技術手冊考必吟;
印刷科技組學會,傳播印刷設基金。
新詩穎穎晶瑩韻,文選津津情意深;
高瞻遠矚謙一得,走馬天涯報親聞。
書信傳真人緣廣,驀然回首一路情;
問世著作身高厚,論集叢說利眾卿。
社團活動誠參與,三董五顧問謹勤;
四次出席世印會,同業組團率探親。
兩岸三地開研討,印藝學術奉獻豐;
印博館委應聘任,籌款獻策助落成。
國家標準提卓見,促進交流共深耕;
印刷始源溯尋根,發明權利息紛爭。
廿七項目親身做,工程完美獎章盈;
金龍貢獻顯資歷,名人傳記留汗青。
自強不息心若磐,艱苦奮鬥氣貫旌;
德高望重存典範,豐功偉績銘金鼎。
巍巍智者愚欠志,勇往直前絕頂淩;
祝願期頤南山壽,天涯樂遊寫寰瀛。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9期;民國98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