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巨變與危機
石安達
緬甸佤族特區成立二十周年於四月十七日舉行了熱烈隆重的和平建設二十周年慶典大會。來自各族各界一萬多人,與來參加慶典活動的緬甸府代表和中國雲南邊境地區政府代表和各族各界的老朋友,共二千多人來賓參加了慶典大會。
才恢復健康的緬甸佤族特區主席鮑有祥在慶典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鮑有祥總結了緬甸佤族特區和平發展的過程,他說,特區制定了十五│二十年根除鴉片種植的禁毒禁種計劃,許多基礎建設都是圍繞這個計劃進行的,二○○五年六月廿六日正式宣布特區成為無毒源區。通過國內外禁毒部門數年來的共同督查,至今沒有出現反復,這是佤族人民對世界禁毒事業的一大貢獻,是國際禁毒史上的一個成功範例。現在為實現「無鴉片種植、無毒品加工、無毒品交易、無毒品吸食」的目標不懈努力。
佤族特區民族武裝佤邦聯合軍是原緬共武裝的精華,三分之二都是佤族英勇善戰。參加檢閱的部隊雖然裝備落後,但精神飽滿、訓練有素,是一支威武之師。曾參加對金三角世界第二代鴉片毒梟坤沙激戰,迫使坤沙向緬甸軍政府投降,立下赫赫戰功,令人刮目相看。
人們發現昔日這個原始古老神秘的大地,經過二十年的和平建設,拋掉了聲名狼藉的金三角鴉片王國的惡名,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們充滿了自信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但是緬甸軍政府態度很冷淡,只派了一個情報部門的中校軍官來參加慶典,其中的蹊蹺和奧秘頗耐人尋味。
顯然緬甸軍政府對緬北民族武裝要有所動作,所以提出整編實施方案,對佤族特區除了部隊整編的內容一樣外,還特別規定了管理地區範圍,要求把原屬該特區管理的北部勐波、勐片及南部泰緬邊界管轄部分等三塊約八千平方公里的地區劃出交軍政府管轄。
看來部隊改編後,「特區」、「特警」和民族武裝將不復存在。
緬甸軍政府對緬北民族武裝提出整編實施方案,緬甸軍政府有意冷落緬甸佤族特區隆重舉辦慶祝二十周年和平發展建設的原由就浮出了水面。緬甸軍政府為什麼要在緬甸佤族特區以及緬甸撣邦東部第一特區(以下簡稱緬北第一特區)和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以下簡稱緬北第四特區)這些原緬共武裝部隊脫離緬共陸續舉辦和平發展二十周年慶典的時候,提出對緬北民族武裝提出整編實施方案呢?筆者分析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緬甸軍政府二○○八年五月舉行了新憲法公投並在當月宣布全民公投通過了「新憲法」,在軍政府操縱下得以公投率高達九八‧二%,贊成票率高達九二‧四%。這部緬甸獨立以來的第三部「新憲法」共有十五章,多達四五七條內容,但其核心仍然是維護軍人集團的統治利益。「始終堅持軍隊能夠參與和承擔對國家政策生活的領導」。並賦予了國防軍總司令極大的權利,在擁有國家最高立法權的聯邦議會中,按規定由國防總司令提名的軍隊代表,按全部議席四分之一的比例。在行政上,規定了在聯邦、省和聯邦自轄區、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縣,都應有國防軍總司令提名的軍人參與國防、安全和邊境管理等行政工作。
緬甸軍政府對緬北民族武裝提出整編實施方案是「新憲法」中,以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軍隊的理由為前提提出來的,其目的就是確保軍政府的永恆權益。
美國政府在小布希執政期間曾把緬甸列為國際上六個邪惡軸心國家之一,執行先發制人的手段打擊這些邪惡軸心國家。在打擊阿富汗和伊拉克後,又要打擊朝鮮和伊朗這兩準備發展核武器的國家。二○○七年九月,因緬甸軍政府突然大幅度提高燃油價格,嚴重的影響了民眾的生活,爆發了緬甸大中城市十萬和尚的和平示威,緬甸軍政府進行鎮壓發生流血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的強烈關注,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又再一次對緬甸實施嚴厲制裁。在這種情況下,緬甸軍政府被迫緩解了與緬北各民族特區的關係。小布希執政最後一年的二○○八年美國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沒有力量再打擊伊朗和朝鮮。二○○九年奧巴馬總統上台後改變了小布希強硬的外交路線,準備十八個月後從伊拉克撤軍,還準備和伊朗談判。準備解除對古巴長達四十年的經濟封鎖。緬甸軍政府就以為奧巴馬政府不會再堅持對緬甸進行封鎖制裁的強硬立場。所以,緬甸軍人政府又改頭換面。在通過「新憲法」後急忙提出了整編緬北民族武裝的實施方案。
二○○六年緬甸軍政府以緬北民族特區和中國雲南邊境存在非法木材及礦藏原料交易為名,要求中國大陸政府禁止中緬兩國雲南邊境的木材及礦藏交易。中方根據緬方要求和因緬北民族特區開設賭場危害邊境安全等方的原因,曾一度封閉了雲南與緬北民族特區的貿易口岸,並嚴格控制邊境雙方人員往來。在此之前的二○○四年在中緬邊境開始針對博彩業的「利劍行動」,有關部門出台了「四斷措施」,即斷電、斷水、斷通訊、斷旅遊的封關政府。在執行過程中除斷水、斷通訊沒有做到外,其它二斷措施對些特區的經濟和民眾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中方採取的這些措施,緬甸軍政府認為中國大陸不會對緬北民族武裝的整編實施方案說三道四了。
但是,緬北各民族武裝反對整編,緬甸軍政府一向認為大中城市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等民主力量和緬甸民族武裝是對緬甸軍人集團利益最大的威脅。據有關消息報導今年六月,緬政府軍對沒有和政府簽訂和平協議的克倫族解放軍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顯得極其不尋常,強盛時期的克倫族解放軍曾擁兵六萬,但現在,正如《經濟學人》所說,「克倫叛軍們已接近『末路』了」。克倫族是緬甸五十多個少數民族中七個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緬甸一九四八年獨立後克倫族聯盟為爭取民族平等和自治走上了武裝鬥爭的道路。一九四九年,克倫族聯盟主席蘇巴吳基率領軍隊攻占了仰光附近的永盛,一度包圍了首都仰光,使緬甸政府陷入危機。一九八九年春天北緬共中央根據地內突然發生兵變,緬共主力部隊中的果敢族(漢族)、佤族、僾尼族、克欽族紛紛成立了民族武裝與緬甸政府達成了民族和解協議,在保留原民族武裝的前提下在原控制區成立特區政府,實行民族自治進行和平建設。隨後還有十三支其他民族武裝也與緬甸軍政府先後實行停火達成了民族和解協議,這本來是對緬甸從新獲得和平發展的最好機遇。但是緬甸政府變成緬甸軍人集團掌權後,軍政府整體上是對達成民族和解協議進行和平建設的民族武裝仍然不放心的,從二○○四年起對緬北的民族武裝政治上分化瓦解,軍事上進行滲透,經濟上進行控制的政策。二○○八年舉行公投「新憲法」通過後,準備在二○○九年六月在對克倫族民族解放軍發動雨季進攻前,對與達成民族和解協議的十多股民族武裝,同時下達了實施整編方案。其目的就是要削弱緬甸各種民族武裝的力量,保證軍人集團在明年新大選的勝利和消除後患達到全面控制全國大中城市、農村、和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目的。
軍政府對緬北各民族武裝提出整編實施方案遭到撣邦等的堅決抵制。因為整編後,民族武裝就等于不存了。
一九四八年緬甸獨立前,緬甸獨立之父昂山將軍在丙弄召開民族協商會議,以獨立後成立民族自治邦,保護民族上層的特權為條件獲得了參加會議各領袖的支持。但昂山將軍後來遭到了暗殺,緬甸獨立後,緬甸政府的緬族領導人搞大緬族主義,不執行民族政策,致形成今日的亂局。
今年六月十六日軍政府第二號人物貌埃二級大將訪問中國大陸,溫家寶接見時表明了中國希望緬甸穩步推進民主進程、實現民族和解、維護國家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態度。二○○九年六月、七月主要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三分之二的民眾投了反對票,因此,整編方案遭到暫時延擱。軍政府為解脫困境而暫時軟化立場。
二十年來,佤邦一心一意搞建設、搞發展,幫助政府打垮了搞分裂鬧獨立的坤沙鴉片毒品集團。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地方建設好,實現了罌粟鴉片禁種做了緬甸政府不能做到的事情。
一九九九年十月欽紐主政時緬甸軍政府出台了讓特區移民開發戍邊的政策,允許佤族特區北部緬中邊界山區五萬種鴉片的煙農異地移民,到緬泰邊界佤邦聯合軍管理區自然條件較好的盆地開發解決嚴重的缺糧問題。經過一萬多名佤邦聯合軍指戰員和八萬移民多年的艱苦奮鬥,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並付出了三千移民因初到南部盆地亞熱帶水土不服生病死亡的慘痛代價,把荒原變成了良田和果園,開發了八萬公頃的熱帶水果、熱帶經濟林木,移民一年種的糧食夠吃三年,大大緩解了嚴重的缺糧狀況,為實現禁種鴉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受到緬甸軍政府表彰和聯合國有關機構的嘉獎。
那期間台北的民間志願醫務人員數十人曾先後兩次到過屯墾區實施醫護服務。新憲法的核心實質仍然是維護軍人集團的利益,不允許在一九九○年在緬甸民主選舉中獲勝的緬甸全國民主同盟主席昂山素季參選,遭到聯合國和西方國家的反對,七月三號至四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訪問緬甸時要求會見昂山素季遭到拒絕,潘基文回到聯合國時表示二○一○年沒有昂山素季參加的大選,聯合國將不予承認。
目前軍政府孤注一擲,冒險重開內戰的可能性不大,有繼續談判的餘地。但是,大家都曉得,認為今後緬甸只要是軍人集團掌權,中央政府不管以任何方式出現,最終都要取替民族武裝,內戰不可避免。要積極備戰加強內部團結。但是可以採取靈活策略,接受邊防軍的命名和番號,不同意軍政府派軍事幹部參加部隊的管理,和到軍政府軍事院校培訓,堅持自己管理自己。總之通過談判表明和平的誠意,不鬧獨立,維持現狀,爭取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化解僵局。如果將來緬甸實現了真正的民主政治,軍隊服從國家,各方面條件具備時民族武裝可以接受整編。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9期;民國98年12月25日出版)